|
|
EN

产品中心

重温红军长征光荣史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br——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传承和弘扬精神、讲好故事”党外委员专题视察综述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14 13:44:18

  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日前,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团围绕“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讲好长征故事”,赴四川省开展专题视察。

  视察团先后在礼州会议旧址、彝海结盟纪念馆、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和泸定桥战斗旧址、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地、宝兴县朱毛旧居等纪念馆和革命遗址遗迹考察学习。

  视察过程中,委员们把学习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当地考验查证、走访老区群众,通过重走长征路、重温红军长征光荣历史,认真领悟长征精神,为更好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凝心聚力。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红军长征途中,有许多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等等,然而,书本上的长征故事总不及身临其境让人更受触动。“纸上得来终觉浅,躬行身践方感深。”这是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的切身感受。

  在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墙上,挂着渡河勇士的名单。当时他们分为了两个批次渡河,第一船由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二连连长熊尚林带领8个战士过去之后,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带领剩下的战士再次过河。当年在挑选渡河勇士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

  渡河任务确定后,全军战士争先恐后地都要去加入“渡河奋勇队”,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下令让孙继先就在一营里面来挑选。在孙继先念完名单的时候,一营二连二排四班战斗员陈万清,也就是勇士名单中排在最后的一位战士,发现没自己的名字,就哭着嚷着从队伍里冲了出来,说“我一定要去,我必须要参加”。孙继先他们仔细一看,才发现陈万清是在遵义会议之后才入伍的,参军还不到半年,年纪也只有十六七岁。最终,大家被他不惧牺牲、奋勇争先的精神所打动,才同意让他加入渡河队伍。

  来到大渡河畔,委员们目睹300多米宽的河面下水流湍急、暗流汹涌,抬头望去,两岸险峰高耸,地势十分险要。强渡大渡河是红军的一次生死之战,能不能成功,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英勇的红军将士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遥想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的壮举,大家眼前仿佛看到当年渡河勇士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在激流中勇进,强渡大渡河的场面。强渡大渡河成功为大部队打开了一条通道,飞越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打出了一场气壮山河、永载史册的长征战役。

  走上泸定铁索桥,亲身体验徒手行走也难以站稳的险况,更能体悟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无畏。“红四团战士冒着大雨昼夜行军240里路,达到了三个马拉松的长度,这在今天听起来是不可能的事情,红军战士做到了,真是可歌可泣。”在考察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时,委员们由衷地赞叹。

  大渡河有渡河奋勇队,泸定桥也有夺桥英雄。与大渡河勇士名单不同,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外,整齐地陈列着纪念柱,仔细看去,才发现只有两座石柱上有雕像,5座石柱上刻着名字,其余都只写了“勇士”。从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回忆中得知,由于当年战事非常紧张,打完泸定桥,部队又继续向前打,22位勇士的名字没有来得及记下来。再加上后来在长征路上,多数同志都先后牺牲了,才使得如今我们只可以为他们立“勇士”碑。委员们感慨,这22名最先夺桥的红军战士,绝大多数都是无名英雄,他们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而不求回报。这种崇高的精神,更加值得敬仰。

  其实,当时红军战士们并不知道长征是否会胜利,却完全依靠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为了他们心中的光,前赴后继。“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更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说。长征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之中,是信念、信仰与力量永不枯竭的革命源泉,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委员们认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而长征精神无疑是这个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最本质、最核心的要义,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革命意志坚如铁,为了践行初心和使命不怕牺牲、不畏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追寻着红军足迹一路前行,从中央红军礼州分兵,到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再到爬雪山过草地,这之中委员们有震撼、有感动,也有对党英明决策的由衷钦佩。

  据介绍,中央红军于1935年5月19日到达礼州,在这里决定了避开大道,从敌人意想不到的大凉山彝族区穿过的行军路线。

  红军到达礼州后,面临着两条行军路:一条是大路,向西到大树堡,但要直面重兵;另一条是小路,向北走冕宁到安顺场,但是冕宁山路崎岖难行,还要通过统治下民族矛盾尖锐的彝族聚居区。

  在充分了解敌情、路径、民情等情报后,中革军委在5月21日电令通报全军:以主力依第一、第五军团、军委纵队、第三军团顺序改经冕宁、大桥、拖乌、筲箕湾、擦罗向纳耳坝、安顺场渡口北进;而以第五团续经越嶲北进,吸引迷惑并钳制大道正面之敌。中央红军泸沽改道分兵的决策,成功抢占了从安顺场过大渡河的先机,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的妄想。

  登上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王母寨垭口,视察团的委员们亲身感受着山势险峻、寒冷风急、空气稀薄,无不折服于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

  “夹金山,夹金山,离天三尺三,鸟儿飞不过,人也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这是从明清时期就流传在四川省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一首民谣,说的就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天险。从民谣当中,也能够感受翻越夹金山的艰辛。

  红军飞夺泸定桥后,1935年5月31日,、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和陈云等人在泸定召开了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当时中央红军有东线条路线可选择。向东、西两面进军,蒋介石有重兵把守,若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中线距离最近,而且敌人防守力量薄弱,但是要翻越夹金山。在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中央红军就踏上了这条最安全却又最危险、最艰难而又最英勇的征服雪山草地的悲壮历程。

  此后,中央红军先遣部队于1935年6月12日到达四川懋功达维地区,与率领在此迎接中央红军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会合。14日,中央、中革军委到了达维镇,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了盛大的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大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方针,是当年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经验。试想,假如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不会实现四渡赤水和礼州分兵等的临机应变及化险为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吴文科赞叹道。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罗黎辉表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中国是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党,正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这样一种血肉联系,使党和红军赢得了各族人民群众真心的拥护和支持,最终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罗黎辉说。

  中央红军在礼州休整期间,曾借住在边家大院。在那里,委员们看到了当年老百姓给红军打牙祭时剁肉切菜用的木板桌,当年老百姓杀了3头猪,还磨了豆花来招待红军战士。在边家的院子里,委员们还遇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者边仕光,他一边颤颤巍巍地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面小党旗包裹着的银圆,一边讲起发生在他家里的一段往事。

  当年,反动派谎称红军“青面獠牙”,要“抓壮丁”“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所以当地许多百姓都躲进了山区,边家只留下边仕光的爷爷边玉坤守着宅院。可当红军真的来了,老百姓发现他们虽然衣着简朴、生活艰苦,却积极乐观、为人和善。随后,毛主席住进了边玉坤家,得知毛主席有吃辣椒和抽烟的爱好后,边玉坤坚持要送给毛主席几串辣椒和一捆烟草,盛情难却下毛主席掏出一枚银圆,边玉坤则推辞未收。

  红军走后,边玉坤在毛主席用过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枚银圆,此后便贴身放在自己口袋里,后来又在裹肚里藏了15年之久。他传给孙子边仕光时,一再叮嘱:“第一不能拿去买东西,第二不能拿着玩,第三不能对任何人说。这是咱家的传家宝,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从礼州走冕宁到安顺场,势必要经过彝区,在这里留下了与小叶丹歃血为盟谱写的民族团结佳话。

  据史料记载,中央红军长征317天,其中有132天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少数民族上层统一战线工作显得很重要。在强渡大渡河的战斗当中,毛主席对说,先遣队的任务不是打仗,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用政策感召彝族达成友好,于是奇迹般地出现了“彝海结盟”,成功地避免了重蹈“石达开悲剧”的覆辙,在少数民族地区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使长征队伍顺利通过的例子举不胜举。

  红军长征为什么能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缘由是从始至终坚持统一战线,应该说长征的胜利也是统一战线的胜利。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原专职副主席修福金说:“如果不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穿过彝族聚居区时得不到彝族同胞的支持,在强渡大渡河时得不到当地船工的冒死相助,红军就不可能排除千难万险取得长征的胜利。”

  视察途中,委员们看到曾经荒凉贫瘠、交通闭塞、民不聊生的大凉山、甘孜、雅安等地,在中国的领导下,通过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如今公路交织、铁路纵横,城镇高楼林立,乡村绿水青山,内心受到强烈震撼。

  在看到长征沿线地区的巨大变化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文物与科技研究所所长潘路深受感动,他说:“为人民,人民热爱的场景感天动地,这不正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流血牺牲所追求的理想吗?党的领导好、社会主义制度好,中国是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到一处都可以感觉到人民群众对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