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

工程案例

日落苍龙见水中——安澜索桥的百年旧影

来源:ayx爱游戏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16 15:55:54

  在都江堰,可能没任何一座建筑能像安澜索桥那样如此亲近地与一江水保持着长逾千年的守望,那是一种鱼对水,枫叶对秋天,大地对春天的情谊。

  安澜索桥古名“珠浦桥”,又名“笮桥”、“绳桥”,“竹桥”,“竹藤桥”等,而“珠浦”则是因与宝瓶口、金灌口、玉垒山等配合而被赐以嘉名。

  《四川通志》云:“其制两岸椠石为穴,犍石为笼,夹植巨木,屹砥湍流,编竹绳跨江,横阔一丈,离水面五丈,长一百二十丈。”

  《灌县志》云:“桥在县西二里,……崇德庙(即二王庙)前,旧有索桥,即珠浦桥也,久废,设义渡以济往来,每当夏秋水溢,常有覆溺之患。嘉庆八年……仿旧置建立,长九十丈,高二丈二尺,阔一丈,名安澜桥。”

  岁月的风霜轻盈而又凝重,不知不觉间,一座桥就已古老得忘了自己的年龄,直至今天,它的初建时代仍是一个谜。

  但至少在唐代时,它就已经在都江堰的上空像唐诗的韵律一样诗意地摇荡了。大诗人杜甫(712—770)寓居成都市就曾亲自陪着李七司马观看过这座桥的培修,为此,他在《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诗中抒情地写道:

  因为唐代另一位相当优秀的诗人独孤及(725—777)在他游历都江堰的诗歌作品《笮桥赞》中,同样记载了这座创意新颖,构建巧妙的竹制桥梁:

  我们可以遥想,当身着唐装的诗人,像灵敏的猿猴一样缀桥而上,颤颤而过。而脚下的笮桥则像柳枝一样在风中荡漾,时而向下跌落,仿佛下落之纸鸢;时而向上荡起,恍若鱼儿跃出水面。诗人最担心的莫过于戒备放松,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无底的深渊,一腔诗魂化作滚滚秦水。

  历史太遥远了,远得就像一片失忆的沙漠。在没有相机的时代,安澜索桥没有留下它丝毫的尊容,即使是当时在都江堰曾作过大量壁画的唐末大画家孙太古,也没有用他的残笔剩墨为今天的我们留下索桥的一跟柱子,两条竹索。

  幸好,我们还有文字,还有善于驾驭文字的宋代大诗人范成大(1126—1193)。我认为,他长时期的滞留都江堰最有价值的事——就是将都江堰和那座在唐风宋雨中荡漾了数百年的“绳桥”详细地记在了他的《吴船录》里:

  既谒谢于庙,徜徉三楼而返。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又须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

  “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可说是将人行于绳桥上的情形描述得生动之极,从那些非常专业的文字中,我们依稀能够准确的看出范成大的建筑天才,如果他改行的话,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桥梁设计师。

  将安澜索桥用散文笔法记在《吴船录》之后,范成大似乎觉得并不过瘾,于是诗兴大发,题诗一首《戏题索桥》,至今读来,仍可想象当时索桥之壮景。

  人们不仅会问,如此多的古人描绘过的索桥究竟在哪里,是否就是现在的位置。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答案,用苏东坡(1037—1101)的两句诗能回答:“朝行犀浦催收芋,夜度绳桥看伏龙。”那里应该是离伏龙观非常近的地方,因为在夜色中,站在绳桥上,依稀可以看见不远处伏龙观上的飞檐翘角。

  在变幻莫测的历史长河中,大多数桥都会经历过数次变迁,几番毁建。安澜索桥也不例外,在这里,它的几番修建我不想作过多细述,但是有两次修护却不得已提,这在中国桥梁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是一段可圈可点的佳话。

  宋淳化元年,在大理评事梁楚主持下,对当时的珠浦桥进行了重建,这座桥就以梁评事的官名为桥名,这就是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评事桥”,我想要说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官员修缮一座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而桥名用官名来替代,可见老百姓对一个官员从心地里的由衷爱戴和拥护。

  在安澜索桥桥头休憩的人们(1917) 费佩德(美国)摄 沈弘 王国平供图

  另一次修建是在清代。明朝末年,安澜索桥毁于战火,由于安澜索桥是当时连通岷江南北两岸的交通枢纽,没有了桥,两岸的人们只能隔河兴叹了。直到清嘉庆八年,才站出来一个修桥的——他的名字叫何先德。或许当时人们并不欢迎他,因为他是当地的一个乡绅。但他还是站了出来,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胆识,官员修桥理所当然,因为他是百姓的父母官,而对于一个乡绅来说,则是一件义举,甚至会被其他乡绅嘲笑。问题是,最后桥修完之后,曾经豪富的乡绅已经囊空如洗,变成了一介平民,这已不再是义举所能形容的了,我认为,这简直是壮举!桥成之后,何先德夫妇将之命名为安澜桥,意为安渡波澜之意。但是民间始终没使用这个桥名,他们为了纪念何先德夫妇的造桥功劳,将之称为“夫妻桥”,

  后来有一个民间故事叫《夫妻桥》,说的是何先德夫妇修桥的故事,再后来有一个川剧,也叫《夫妻桥》,说的也是这段故事。

  最早用相机记录下安澜索桥结构的是日本著名学者山川早水,同时,他在大型游记《巴蜀旧影》中作了如下描述:

  岛的上端叫分水鱼嘴。以此为中心点,架有一大吊桥,就是灌县的索桥。桥长九十六丈多,宽约一丈余,铺以木板。桥索全是竹制,两端之大小,周围长一尺五寸。桥头的土地,以中国固有的水泥固定,穿六孔,植六大木桩。桩高九尺,直径一尺有余。假如没有如此之大小,就不足以支撑九十六丈的长桥。几条桥索完全缠绕在此桩上,一旦桥索松弛,用人旋转木桩,将其竹索拉紧。其结构之简单,使用之方便,可见创意者用心之良苦。

  1908年,已经默默地在风雨中飘泊了一千多年的安澜索桥又迎来了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这个德国人不仅带来了当时基本上没有人听得懂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他随身带了一部照相机,他用建筑师的眼光将这座古老的桥身轻轻地抚摸了一次。

  1911年春天,同样在四川高等学堂任教的美籍教授路得·那爱德也拿着他的那部老式干板照相机来到了安澜索桥。他先是站在伏龙观上,他拍摄了树影摇拽间的安澜索桥,后来,他又走到近旁,站在索桥桥头堡下拍摄了斜阳下的索桥,从照片上,我们大家可以看出,路得·那爱德在摄影方面的水平之高超

  山川早水留下的照片虽与柏石曼、那爱德角度不同,但是,穿过100年的时光,我们仍就会发现,在他们各自的视野中,安澜索桥是完全一样的古老与沧桑。

  著名摄影家孙明经的一祯20世纪早期安澜索桥的照片可当作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896—1989)先生看见的索桥最为接近的佐证。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896—1989)参观了安澜索桥之后, 1972年在《文物》上发表文章,将它定为中国的五大名桥之一。并介绍桥的修建方法与结构如下:

  以竹丝编成竹缆,粗如碗口,陆续接长,横跨全江,其两端绕系于横卧大木碾,转动木碾时拉紧竹缆,以免下垂过度。大木碾安置于木笼内,木笼位于两岸石岩中所凿的石室。竹缆十根平列,上铺木板为桥面,可以行人,两旁各有较细竹缆六根,作为栏杆。由于桥底竹缆太长,下面用木排架八座及石墩一座承托,将桥分成九孔,全长320米,一孔最大跨度达61米。每座木排架用大木桩五根,打入江底,中用横木连接,下有石块堆砌,其两边木桩较长,形成斜柱。石墩一座,位于都江堰的鱼嘴上,内有石室,亦有大木碾,可以拉紧竹缆,其作用与两岸的大木碾相同。

  这座桥,以竹为缆,以木为桩,都是就地取材。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相似,用竹笼装石,筑成堤堰,用竹木绑成三脚架的“杩槎”,放在水边,堆上黏土,成为临时挡水坝,费省效宏,简单易行。足见历代劳动人民的巧思高艺。

  竹材的强度甚高,几与钢铁相近,但易受气候影响,雨淋水浸,容易伸长;气候干燥,又易收缩;因而使用时间,受了限制。竹索桥必须随时察看,经常检修,并规定三年大修一次。珠浦桥附近有竹林,用新竹换旧竹,旧竹除可利用者外,以之出售,料价可抵修桥工费,是个自力更生的维修方法。

  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座貌不惊人的竹桥居然会与举世闻名的赵州桥齐名。它静静地站在哪里,没有自满,没有骄傲,只不过用它那微微晃动的身躯支撑着行人们匆匆的脚步和每天的日出日落。

  1982年5月9日,安澜索桥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成都参加中国书协四川分会成立大会和中国书协一届二次理事会的书法家们。他们在都江堰铁索桥——夫妻桥上拍摄了这张珍贵的照片。23年后,当时全程为会议服务的工作人员、《四川文学》编辑刘正成(1946— )先生在其《看图说话——我与书法二十年》一文的开卷之作中深情地追忆了那段如烟往事。

  这祯照片中的柳倩先生当时70来岁,站在摇晃的桥心很安稳,他的旁边一位是江西书协理事张鑫,一位是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张鑫右边是刘正成,左边是中国书协常务理事王景芬,站在桥中有些秃顶的那位是李长路先生。照片中的核心人物是柳倩。

  柳倩(1911—2004),著名书法家,诗人。四川荣县人。原名刘智明。早年就读于国立成都大学,后到上海从事新文艺工作,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与穆木天、蒲风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创办《新诗歌》杂志。1937年随郭沫若等从事对文艺界的联络团结工作,1949年后在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华东文化部工作,曾任上海诗歌工作者协会副主席。1953年调文化部工作,并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筹建工作。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著有《生命的微痕》《无花的春天》《震撼大地的一月间》《防守》 《抹不掉的伤痕》《挥戈集》《柳倩诗词选》(一、二、三辑)《大丁北行》《川汉纪游》《陇上行》等。2001年曾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中国书法特别艺术贡献奖”。

  当年照片上的柳倩先生已经作古,更多的人后来成了中国书坛的风云人物。曾经为大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刘正成先生如今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主编。不知他的笔法中是否还流淌着一管荡漾的诗意,犹如风中的索桥。

  1959年,兴建鱼嘴电站,遂将索桥外江段四孔缩减为两孔,改建电站溢洪道。1962年,鱼嘴电站停建,由四川省水电厅拨款,县人民委员会主持培修,改10根竹底绳为6根钢缆绳,外用竹缆包裹。1964年7月山洪爆发,全桥被毁,又四川省林业厅拨款重建,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桩,扶栏绳仍以竹缆包裹。1974年,兴建外江闸,经国务院批准,将索桥下移100米,改平房式桥头堡为大屋顶双层桥头堡,改单层金刚亭为藻井挑檐六角亭,增建沙黑河亭。桥长261米,金刚亭至西岸长141米,此桥一直沿用至今。1982年,索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约是2004年12月,96岁高龄的文怀沙先生美髯飘飘,鹤发童颜,如儒如仙,过桥时,许多比他年少者都众人簇拥或折身而返,惟有先生攀援索桥不需人扶,虽不敢说健步如飞,但谈笑风生间如履平地,轻松而过,或许在先生眼里,索桥在他96岁的生命里仅仅是一段小憩而已。难怪先生忽发童心,竟以96岁的高龄在安澜索桥上高兴地荡起了“秋千”。

  假如正好是斜风细雨的春天,假如其时正好有一柄油纸伞,假如走在你身边的正好是你心仪已久的佳人,假如走在安澜索桥上,桥身悠悠,佳人正盈怀,吐气正如兰,那是多么浪漫的事啊!而更妙,更添意境的是,桥名又曰“夫妻桥”。

  正如都江堰“有余则灌溉”一样,你如果“斜风细雨偎佳人”尚有余情的话还可以领略到索桥悠悠摇晃的刺激,更可在桥上一览都江堰工程之全貌,望浩荡奔流之江水,奔涌而下,直到穿越宝瓶口,消失在茫茫烟雨之中。

  著名作家老舍(l899—1966)先生于1942年8月11日陪同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游历都江堰与青城山,随后在1942年10月10日的《大公报》上发表了游记散文《青蓉略记》。文章记道:

  竹索桥最有趣。两排木柱,柱上有四五道竹索子,形成一条窄胡同儿。下面再用竹索把木板编在一处,便成了一座悬空的、随风摇动的大桥。我在桥上走了走,虽然桥身有点动摇,虽然木板没有拉紧,还看得到下面的急流,——看久了当然发晕——可是绝无危险,并不十分难走。

  治水和修构竹索桥的方法,我想,不定是经过多少年代的试验与失败,而后才得到成功的。而所谓文明者,我想,也不过就是能用尽心智去解决切身的问题而已。假若不去下一番功夫,而任着水去泛滥,或任着某种自然势力兴灾作祸,则人类必始终是穴居野处,自生自灭,以至灭亡。看到都江堰的水利与竹索桥,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先确有不甘屈服而苦心焦虑的去克服困难的精神。

  当代著名作家巴金 (1904—2005)与都江堰有着一段非比寻常的关系。

  巴金母亲的姐姐,他的姑姑嫁在了家居灌县(今都江堰市)的何家。巴金留学法国时,家道已中落,生活费绝大多数都是由当姑姑资助,助其完成学业。解放后,巴金先生为感谢姑姑当年的资助之情,每月将工资中的部分寄给当时在乡下的姑姑,直至巴金罹难。由于这份特殊的感情,巴金先生始终对都江堰这一方水土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缘。或许是探亲,或许是访友,巴金先生不止一次来过都江堰,不止一次登过索桥。他在《索桥的故事》中写道:

  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座索桥,叫做“安澜桥”。桥身有一里光景长,是用粗的竹索挽成的,竹索上面铺着一块一块的木板,木板铺得不整齐,中间还露缝。木板不宽,也不长,三个人并排走在上面,就不大方便。有的板上有洞,有的木板断折。人走在桥上,看得见木板下面岷江的绿水,也看得见桥下的砂石。冬天水少,桥显得更高,要是人在桥上走,眼睛只顾穿过缝隙望下面,就会看得头晕眼花。幸好桥两旁有竹索编的栏杆,即使人失了足,也不会落到水里去。索桥并没有桥墩,高高的竹架代替了它们。架子比栏杆高,还有一个顶盖,在竖立架子的地方,桥身就像小山坡似的高起来,过了顶盖下面,桥身又往下斜,然后再向第二个顶盖升上去。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地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像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得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我刚走了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只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1946— )先生曾多次游历都江堰,我隐约记得,1987年某期的《人世间》杂志封二上还有一幅余秋雨先生在安澜索桥的留影。他在《都江堰》中写道:

  继续往前走,看到了一条横江索桥。桥很高,桥索由麻绳、竹篾编成。跨上去,桥身就猛烈摆动,越犹豫进退,摆动就越大。在这样高的地方偷看桥下会神志慌乱,但这是索桥,到处漏空,由不得你不看。一看之下,先是惊吓,后是惊叹。